李白
 

 

 

生平 特色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 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行路難其一 行路難其二 路難 春夜洛城聞笛
清平調 玉階怨 獨坐敬亭山 登金陵鳳凰台
江上吟      

 

 

 

 

 

 

 

 

 

 

 

 

 

 

 

 

 

 

 

  李白出身頗多傳說,但根據他的《贈張鎬詩》所述,系出隴西漢將軍李廣之後,隋末時先世以事徙西域,隱姓易名。武則天時,子孫始遷返蜀地。父名客,從商,頗有積蓄。

  開元三年,李白十五歲,已好劍術,通詩書百家,已有文采。二十歲廣交豪傑,嘗手刃數人,輕財重義,不事生產。從隱士遊,喜縱橫道家之學。

  開元十三年(725),離開蜀地,沿襄江漢水,經洞庭,至金陵等地。故相許圉將孫女嫁給他,李白自此留下約十年。

  開元二十三年(735),李白遊太原,遇郭子儀,為其脫罪。隨後到齊魯,與隱士孔巢父等人遊。

  開元二十八年,李白年四十。天寶元年(742),李白遊會稽,與道士吳筠居剡中,吳筠入京,薦李白。賀知章見李白,驚為天上謫仙人。玄宗愛其才,召入翰林,但沒受到重用。

  天寶四年(746),李白受讒言中傷,玄宗賜金放歸,李白離開長安,與杜甫,高適同遊於山東等地,之後四處流浪。

  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亂起,第二年,肅宗即位靈武,改元至德(756)。至德二年,永王璘過潯陽,召李白入府為僚佐。不久肅宗討永王,永王敗亡,李白下獄。乾元元年(758),被判流放夜郎,不久獲赦。

  寶應元年(762),往當塗依靠縣令李陽冰,十一月病逝。

                                                                  返回頁首

 

 

 

 

 

 

 

 

 

 

 

 

 

 

 

 

 

 

 

 

 

 

  李白是豪放派的代表,但其實他的詩歌題材豐富,寫實浪漫兼而有之,故欣賞他的詩歌,不能只就一兩種題材概括出來

  體裁方面,李白樂府古詩絕律都有不少佳作,但不喜受格律局促,因此律詩最少,古詩最多

  題材方面,有描繪細膩的女兒心態,也有燕趙游俠的慷慨高歌。有抒發個人情懷,也有評論政事得失,民間疾苦

  風格方面,或奔放,或含蓄,或高亢,或低迴,變化甚多。其古詩更多瞬息萬變,反映其抑鬱與寂寞。

  思想方面,李白受游俠思想感染,詩風浪漫,常見英雄失意的落泊,蔑視權貴的傲骨

                                                                  返回頁首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返回頁首

 

 

 

 

 

 

 

 

 

 

 

 

 

 

 

 

 

      清平調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本詩資料下一頁返回頁首

 

 

 

 

 

 

 

 

 

 

 

 

 

 

        其二

一枝濃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本詩資料下一頁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本詩資料返回頁首

 

 

 

 

 

 

 

 

 

 

 

 

 

 

 

 

 

 

 

  這是李白天寶年間第二次入長安,得玄宗賞識為翰林時作。傳說李白為玄宗寫詩交樂工編歌,李白寫清平調讚美楊貴妃。高力士進讒,以第二章中的飛燕句,暗喻楊貴妃紅顏禍水,因此惹楊貴妃不滿。李白時已覺才不為用,意興闌珊,便辭官離長安,此後不再為官。

                                                               返回頁首

 

 

 

 

 

 

 

 

 

 

 

 

  

 

登金陵鳳凰台 

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樓空江自流。

宮花草埋幽徑,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評論

 

                                                                                  返回頁首

 

 

 

 

 

 

 

 

 

 

 

 

 

 

 

 

 

 

 

  傳說李白在黃鶴樓竟寫不下詩句,細看壁上留詩,赫然看到崔顥詩篇,擲筆輕歎於是遊鳳凰臺而倣作一篇這篇筆法與感慨與崔顥的黃鶴樓相似,各有千秋末句一如傳統文人的感歎,憂慮國君受小人蒙蔽因此比起崔顥來,魄力便小了。也有認為首四句即景寫情,帶出興亡之無奈,比崔顥的黃鶴樓的借傳說起筆,來得有力,故各自詮釋,不扣一格。

                                                                         返回頁首

 

 

 

 

 

 

 

 

 

 

 

 

 

 

 

 

 

江上吟        

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

美酒樽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

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

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

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

                     評論

 

                                                                             返回頁首

 

 

 

 

 

 

 

 

 

 

 

 

 

 

 

 

 

 

 

 

 

 

  有說這詩作於第一次離開四川時遊江夏時作,也有說是流放夜郎獲赦後留江夏時作。以詩的內容來看,似屬後者。

  首四句說出載妓遊江,美酒蘭舟,一派自由閒適,但隨後兩句,即點出仙人仍須有黃鶴始能離去,不及自己能隨白鷗隨波逐浪般自由。再以屈原和楚王相比,屈原的文章如日月般照耀世間,顯赫一時的楚王卻煙消雲散。興酣兩句既說屈原,也是自評。自信文章可傳世,不追求功名富貴,以漢水西北流喻功名之不可恃。故這詩應是在意興闌珊時作。

                                                                    返回頁首

 

 

 

 

 

 

 

 

 

 

 

 

 

 

 

 

 

 

                       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評論

 

                                                                 返回頁首

  

 

 

 

 

 

 

 

 

 

 

 

 

 

 

 

 

 

 

  李白寫離情簡潔清新,這是其中一篇由笛聲引出思鄉情,笛聲迢遞不能遏止,就如愁思一樣不能斷絕詩歌蕩漾著歌聲動態

                                                                         返回頁首

 

 

 

 

 

 

 

 

 

 

 

 

 

 

                    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評論

 

                                                              返回頁首

 

 

 

 

 

 

 

 

 

 

 

 

 

 

 

 

 

  李白以女子夜半不寐來刻劃思念之苦女子中宵不寐,佇立院中,露水把襪沾濕了;走回房間,仍透過窗簾仰望明月,未有睡意,思念之情,不言而喻

                                                                    返回頁首

 

 

 

 

 

 

 

 

 

 

 

 

 

 

 

 

 

 

 

 

                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返回頁首

 

 

 

 

 

 

 

 

 

 

 

 

 

 

 

 

 

 

        行路難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天。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返回頁首其二其三

 

 

 

 

 

 

 

 

 

 

 

 

其三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張翰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返回頁首

 

 

 

 

 

 

 

 

 

 

 

                           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家重郭隗,擁彗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爛草,誰人更掃黃金台?

行路難,歸去來!

 

                                                                    返回頁首其三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日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返回頁首